秒跟第二有什麼關係

阿拉伯語的一萬個為什麼系列

330px-Biruni-russian  

波斯學者Biruni(圖片來源)

 

語言之中默默藏了很多符號和密碼。但假如,不同的語言裡、文化裡有著類似的符號和密碼,你要怎麼解釋?

 

不知道大家可曾想過,為什麼古代中國人就知道要把一天分為12個時辰?而古埃及人也在4000多年前就知道要把一天分為12個時間來計算。怎麼會那麼巧?中國跟埃及差那麼遠,這種巧合是怎麼來的?

而時間,是人類自古以來最敏感 ,也最不敏感的東西。為何說它敏感,因為時間逝去意味著生老病死,詩人、文學家、哲人由古至今,無不興作感嘆時間流逝。而現代人更是分秒必爭。為何不敏感,因為它悄然無息,不知不覺之中時間就過去了。但人類自古就重視時間,人類對時間的重視更代表文明的發達,古人觀察日月星辰、觀察太陽的影子,用一支蠟燭、一支香燃燒的長短來計算時間、計算日子,發明了月亮曆、太陽曆、日晷,現代人有時鐘、手錶、手機、鬧鐘、計時器。

 

你是否注意過,為什麼英文裡的秒Second和序數「第二」會是同一個字,他們之間有什麼關連?

而假如你學過阿拉伯語,你會發現阿拉伯文的秒(ثانية)基本上跟第二(الثاني)也是同一個字(只差在陰性字尾)。這到底是巧合、還是裡面有什麼學問?

如果你還會其他語言,你會發現在土耳其語、還有很多歐洲語言之中這兩個字都是一樣的。

而中文的秒,原意是「稻穀的芒」,後來才引申為細微渺小之物。很明顯跟其他語言不一樣,有著不同的歷史、文化脈絡。

 

關於古人為何那麼巧都偏好一天12個時辰,似乎沒有特定的答案(沒有特定答案的還有為什麼古人偏好一些數字:7、14、49、108,不要拿去簽大樂透喔)。但關於秒和第二的巧合。答案出乎意料的簡單,秒其實就是從第二來的。

 

在古人會用一天12個區塊來計算時間後,也很自然地把它除以2,就得到了一天24小時的用法。又過了三千年左右,也就是約略在西元1000年左右,在阿拉伯帝國的阿拔斯朝出現了一位名叫Al-Biruni波斯人,在他以阿拉伯文著作的書【逝去世紀留下的遺跡】(الآثار الباقية عن القرون الخالية)之中提到了一天可以劃分為24個小時,然後一個小時可以劃分為60分鐘,那麼再劃分「第二次」就會得到秒/Second/ثانية,再分第三次,就會得到Third/ثالثة,第四次就會得到Fourth/رابعة。基本上就是可以一直除以60,除到天荒地老,大概就會到達「涅槃」的境界了吧。

這是目前最早記載到人類科學地來描述秒的時間長度的文獻。整整比英國學者Roger Bacon在1267年對於秒的使用的記載早了2.5個世紀,而且他也是一樣記載到秒一直再除以60就可以得到Third、Fourth。完全是一樣的概念。

這是一個中古世紀人類文明相互交流、影響的證明。一個秒的概念,竟然花了250年傳到西方。更值得一提的是,文獻記載的第一個使用機械時鐘來計算秒的人也跟阿拉伯文明密不可分,他就是16世紀中葉鄂圖曼帝國的學者Taqi ad-din,當時他做出的時鐘已經有1/5分的刻度了,後來在16世紀晚期,由瑞士鐘錶師傅Jost Bürgi做出刻有秒的刻度的時鐘。總之,秒的使用就這麼流傳下來了。果然是留下什麼,我們就會變成什麼樣的大人。

 

我們無法證明al-Biruni發明了秒(有可能是他從印度書籍裡翻譯來的,也有可能是波斯或其他文明發明的),但我們可以說,如果當時沒有阿拉伯文明與伊斯蘭文明的興盛和繁榮,也許秒的使用根本不會傳下來,而我們可能在某個平行時空裡使用著另一種計時概念。

就是這樣的數學用法(除以60),造成了許多語言裡「秒」和「第二」兩個字享有相同的符號。秒就是用60除小時除到第二次的產物。

但秒以下的位數實在是太小了,所以沒有人在使用了。但據說,土耳其人還有在使用「秒的1/60」salise(ثالثة)來表示極為細小的時間。

 

arrow
arrow

    kisswa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