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我72變 – 阿拉伯語格位
阿拉伯語教室(五)
阿拉伯語是世界上公認最難的語言之一,而有些人認為它難在它複雜的文法規則。
但我認為,阿拉伯文法有很強的規則性,如果掌握了這些規則,其實一點也不難。甚至有人說,有理工頭腦的人比較適合唸阿語,因為它的文法學習重視理解和邏輯推演。
今天就來談談阿拉伯語法(النحو العربي)的精隨:格位(الإعراب)變化。這也是所有初學者都必須具備的知識。
格位種類
首先,阿拉伯語裡有四種格位:主格(الرفع)、受格/賓格(النصب)、屬格(الجرّ/الخفض)、切格(الجزم)。其分別對應的主要「格標記」為u(الضمة)、a(الفتحة)、i(الكسرة)、輕音/切音(السكون)。
名詞只會有主格、受格、屬格三種表現;現在式動詞只會有主格、受格、切格三種表現。
今天主要談名詞的格位變化。
格位與格標記
許多人很容易將格位(حالة الإعراب)和格標記(علامة الإعراب)混淆。拿感冒來作比方,格位就像是感冒病毒的種類,格標記就像是感冒的症狀。不同的病毒會引起不同的症狀,同樣的病毒在不同人身上可能會有不同症狀,而同樣的格位在不同字上面也可能會有不同的標記。
主格
主格(الرفع، المرفوع)通常出現在主語(المبتدأ، واسم كان وأخواتها)、謂語(الخبر، وخبر إنّ وأخواتها)和主詞(الفاعل)裡。它的格標記主要為u的音,但在雙數(المثنى)裡以alif(الألف)的方式呈現,在陽性規則複數(جمع المذكر السالم)裡以waw(الواو)的方式呈現。
例子:
1. 學生很認真。(主語和謂語皆為主格,單音是因為限定,雙音是因為非限定)
الطالِبُ مُجْتَهِدٌ.
2. 穆罕默德笑了。(主詞為主格)
ضَحِكَ مُحَمَّدٌ.
3. 來了兩位學生。(雙數主格)
حَضَرَ طَالِبَانِ.
4. 來了(多個)老師。(陽性規則複數)
حَضَرَ مُدَرِّسُونَ.
受格(或稱賓格)
受格(النصب، المنصوب)通常出現在受詞(المفعول به)裡,也出現在inaa的主語(اسم إنّ وأخواتها)和kana的謂語(خبر كان وأخواتها)之中。它的格標記主要為a的音,但在雙數(المثنى)裡以輕音的yaa(الياء الساكنة)的方式呈現,在陽性規則複數(جمع المذكر السالم)裡以表長音的yaa(ياء المدّ)的方式呈現。
例子:
1. 我看見一個學生。(單數受詞)
رَأَيْتُ طالِبًا.
2. 我看見兩個學生。(雙數作受詞,請注意字尾yaa的前面字母發a的音,後面發i的音)
رَأَيْتُ طالِبَيْنِ.
3. 我看見多個老師。(陽性規則複數作受詞,請注意字尾yaa的前面字母發i的音,後面發a的音)
رَأَيْتُ مُدَرِّسِينَ.
4. 學生真的很認真。(inaa的主語)
إنَّ الطالِبَ مُجْتَهِدٌ.
5. 學生曾經很認真。(kana的謂語)
كانَ الطَّالِبُ مُجْتَهِدًا.
另外陰性規則複數(جمع المؤنث السالم)為體質與眾不同的字,遇到受格時會發i的音(也就是格標記為kasra),就像大家遇到腸病毒會拉肚子,但他卻便秘了(好髒的譬喻)。例句如:
1. 我看見多個女老師:
رَأَيْتُ مُدَرِّسَاتٍ.
2. 那幾位女老師真的很優秀
إنَّ هَؤلاءِ المُدَرِّسَاتِ مُمْتازاتٌ.
هؤلاء為定格(مبني),意即尾音固定發音。(此類單字多記就是了。)
另外,也有一些八字特別硬的字,說什麼都不會有格標記出現,像是以alif結尾的名詞(الاسم المقصور),如:
موسى، مصطفى، فتى، رِضا
屬格
屬格(الجرّ، المجرور)通常出現在介係詞(حرف الجرّ)之後,或是正偏組合(الإضافة، تركيب المضاف والمضاف إليه)的偏次(المضاف إليه)。它的格標記主要為i的音,但在雙數(المثنى)裡以輕音的yaa(الياء الساكنة)的方式呈現,在陽性規則複數(جمع المذكر السالم)裡以表長音的yaa(ياء المدّ)的方式呈現。
例子:
1. 我遇見一個學生。(介系詞後單數)
اِلْتَقَيْتُ بِطالِبٍ.
2. 我遇見兩個學生。(介系詞後雙數)
اِلْتَقَيْتُ بِطالِبَيْنِ.
3. 我遇見多個老師。(介系詞後陽性規則複數)
اِلْتَقَيْتُ بمُدَرِّسِينَ.
4. 我看見穆罕默德的媽媽。(偏次)
رَأَيْتُ أُمَّ مُحَمَّدٍ.
當然,這邊也是有些搞怪的字的,像是半變尾名詞(الاسم الممنوع من الصرف),他在非限定的狀態下(專有名詞除外,如沒有定冠詞的人名、地名)遇到屬格,其格標記為a(الفتحة),但如果被定冠詞或偏次限定了,就會發i的音了。
如:
我需要一隻紅筆。(紅色為半變尾,形容詞與被形容詞格位一致)
أَحْتَاجُ إِلىَ قَلَمٍ أَحْمَرَ.
但如果加了定冠詞,就可以發i的音了:
我需要那隻紅筆。
أَحْتَاجُ إِلىَ القَلَمِ الأَحْمَرِ.
關於八字特別硬的以alif結尾的名詞(الاسم المقصور),當然還是一樣,不會有任何格標記顯示出來,所以我們也不用管它了。
以yaa長音結尾的名詞
以yaa長音結尾的名詞(الاسم المنقوص),好像譯為「缺尾名詞」,有個愛搞怪的過敏體質。
它在非限定、主格或屬格的狀態下,會把字尾收起來:
如:
來了一位法官。(非限定主格)
حَضَرَ قَاضٍ.
我需要一位律師。(非限定屬格)
أَحْتَاجُ إِلى مُحَامٍ.
但如果為受格的話,就必須把字尾亮出來,如:
我看見一位法官:
رَأَيْتُ قاضِيًا.
如果他在限定的狀態下,遇到主格和屬格,可發u和i的音,也可選擇用長音表示。
如:
حَضَرَ القَاضِيُ.
حَضَرَ القَاضِي.
اِلْتَقَيْتُ بِالقاضِيِ.
اِلْتَقَيْتُ بِالقَاضِي.
然而,有時候難免會發生意料之外的事,如同忽然出現同時擁有「缺尾名詞」和「半變尾名詞」兩種體質的字。
這些字是以長音yaa結尾的半變尾名詞,詞法原型多為(فعالي، مفاعل، فواعل)型態。
如:
ثَمانٍ (مؤنث ثمانية)
أَراضٍ (جمع أَرْض)
كَراسٍ (جمع الكرسيّ)
مَساعٍ (جمع مَسْعَى)
مَراعٍ (جمع مَرْعَى)
這時,要注要到,「缺尾」的特性優於「半變尾」的特性。缺尾名詞是在非限定的狀態下,遇到主格或屬格的狀態下,會把字尾收起來。半變尾名詞的特性是無法發雙音,其在非限定的狀態下遇到屬格會發a的音。
但在這時候,半變尾名詞在非限定的狀態下遇到屬格會發a的音的規則就被省略了(因為尾巴收起來後,也把半變尾的詞形改變了)。如:
我需要幾張椅子。
أَحْتَاجُ إِلىَ كَراسٍ
但如果遇到受格,它的半變尾名詞無法發雙音的特性就出現了:
我買了幾塊地。
اِشْتَرَيْتُ أَراضِيَ.
五名詞
關於名詞的格位變化,最後終結者為五名詞(الأسماء الخمسة)的文法:
爸爸、兄弟、岳父、嘴、有
أَب، أَخ، حَم، فٌو، ذُو.
最初為六名詞,包含了هَن,通常用來指「那話兒」,可能是因為不太雅,所以就被時代淘汰了。
這幾個字前三個字(爸爸、兄弟、岳父)有雙重人格,平常表現得很謙虛,只有兩個字母,但每當它作正次,有個偏次可以領導時,它就跩起來了,尾巴(格標記)就露出來了。(但在其偏次為第一人稱代名詞時除外。)
至於另外兩字(嘴、有)本來就已經帶了一個尾巴(waw)。
而這個尾巴會因為格位的不同,而有所變化,以waw對應主格音(u),以alif對應受格音(a),以yaa對應屬格音(i)。
如:
1. 你爸很客氣。(主格)
أَبُوكَ لَطِيفٌ.
2. 我看見你兄弟。(受格)
رَأَيْتُ أَخَاكَ.
3. 我遇見你兄弟。(屬格)
اِلْتَقَيْتُ بِأَخِيكَ.
寫到這裡,手也有點痠了。相信大家對於阿拉伯語的格位變化都有一定的理解了。阿拉伯語法是不是很簡單呢?(被打)
圖為古蘭經113章(曙光)的阿拉伯書法刺繡,是不是很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