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黎巴嫩化?別鬧了!

日前(12/13)中共黨媒《環球時報》社評「不抱各種幻想,準備與特朗普掰手腕」為回應新任美國總統川普的對中政策言論,在文中提到「我們需要有能力在必要時將台灣『黎巴嫩化』,並且讓通過武力徹底收復台灣成為真實的選項之一。」於是乎,各界對於「黎巴嫩化」究竟是什麼意思掀起了一片討論。

網路目前對「黎巴嫩化」最簡單的解釋可能是Line Q的網路用語解釋,其文認為中國將台灣「黎巴嫩化」的意思是「中國準備與台灣打內戰使台灣政治經濟亂七八糟, 民不聊生」。

黎巴嫩國旗  

黎巴嫩國旗

 

至於香港《信報》的新聞點評,則為「黎巴嫩化」(Lebanonization)作了以下幾種定義:

1. 表示將黎巴嫩邊境的土地返還給黎巴嫩(土地本來被巴勒斯坦武裝份子控制)。

2. 被借用作形容一個國家名義上擁有主權,沒被外敵佔領,卻因內戰等原因長期陷於「失敗國家」(failed state)狀態。

3. 形容一個國家對另一國家或地區,雖沒發動全面戰爭或進行實質佔領,卻透過局部交火、封鎖邊境等「低成本」手段,持續地癱瘓或「陰乾」對方的經濟和社會發展。

4. 形容一個原本非常富庶繁華之地,因某些原因快速淪落,從天堂跌到地獄,前後反差巨大。

 

《信報》這篇新聞點評的觀點看似在說理、也看似中立,但其實存有特定立場,只是透過言辭的包裝來宣傳特定的觀點、影響輿論。我認為這類的文章或言論最為危險,必須謹慎看待。就我看來,這篇文章比較像是在呼應《環球時報》該篇社評的論點,淪為中共黨媒的傳聲筒,藉機恫嚇蔡政府與台灣人民。而且其對於「黎巴嫩化」的說明其實並不正確。 

那麼「黎巴嫩化」應該如何解讀呢?

 

阿拉伯文意涵

我想,還是先回到這個字在阿拉伯文的意思。「黎巴嫩化」的阿拉伯文是「Labnanah」(لبننة),是從黎巴嫩(لبنان)截取四個字根做成的阿拉伯文「四字根動名詞」,其意思就是「變成黎巴嫩的」、「變得像黎巴嫩一樣」。

以人來講,要「黎巴嫩化」,可能就是要先學會講黎巴嫩方言,招呼語大概要先習慣「Hi Keefak Cava」英、阿、法三語交雜的用法(誤)。

以國家而言,阿拉伯人有時會用「黎巴嫩化」來形容一個國家內部陷入多方衝突的問題之中(如族群、黨派、教派、宗派衝突)。曾有人提出「敘利亞的衝突已經黎巴嫩化了」,有時也會有「伊拉克黎巴嫩化的討論」。也有些人曾提出過「約旦可能黎巴嫩化」的討論。但總之,這些用詞並非精準的表達,大多是作為一種譬喻,形容一個國家內部的衝突變得像黎巴嫩一樣。

但究竟「黎巴嫩化」能如何解讀,還是要回到黎巴嫩的歷史脈絡中找尋。

 

黎巴嫩歷史概述

自古以來,黎巴嫩歷經了多方的統治,早期有腓尼基、古埃及、亞述、波斯、古希臘、古羅馬、拜占庭帝國先後的統治。後來受阿拉伯帝國統治,期間還有十字軍的佔領,爾後又受鄂圖曼土耳其帝國的管轄。

1920-1943.svg  

1920-1943年黎巴嫩所使用的國旗,顏色與法國國旗一致,中間的樹是雪松。

到了近代,阿拉伯起義之後,黎巴嫩脫離了鄂圖曼土耳其統治,先是成為敘利亞統治的一部份。但在1920年,根據賽克斯-皮科協定,黎巴嫩被劃分為獨立的政治區塊,並受法國管轄。在1926年成立黎巴嫩共和國,但實質上還是受法國殖民。在1943年黎巴嫩受英國支持開始爭取獨立,1946年外國軍隊由黎巴嫩撤出。

1948年以色列復國後,黎巴嫩也參與了第一次中東戰爭對以色列宣戰,但主要是做後勤方面的工作。在以巴衝突中,大量巴勒斯坦難民進入黎巴嫩。

在1975年黎巴嫩的基督徒(廣義的基督徒)與穆斯林、巴勒斯坦人和左派份子發生了長期的內戰,而一些週邊的勢力(如敘利亞、巴勒斯坦、以色列)也開始滲透其中。由於巴勒斯坦武裝份子有意以黎巴嫩作為反攻以色列的復國基地,在黎巴嫩的巴勒斯坦武裝份子在此時間也與以色列有武裝衝突。

1978年聯合國維和部隊進駐黎巴嫩,協助黎巴嫩政府恢復有效統治。以色列於1982年進軍黎巴嫩,揮軍進入首都貝魯特,掃除了貝魯特的敘利亞與巴勒斯坦的武裝勢力。

但黎巴嫩的內戰還沒停止,1984年敘利亞軍隊又藉機進入黎巴嫩,黎巴嫩各個勢力又打了起來。在1989年,為了結束多年的內戰,經由沙烏地的斡旋,黎巴嫩的國會議員簽署了Taif協定,確立了黎巴嫩各方藉由比例代表制參政的政治模式。

 

但在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之際,敘利亞又派軍進入黎巴嫩(作為它出兵協助科威特的報酬)。

而自1982年至2000年期間,黎巴嫩內部的「南黎巴嫩軍」(基督教民兵組織)仍持續與以色列軍隊合作,共同打擊黎巴嫩內部的「真主黨」(什葉派組織,與巴勒斯坦抵抗運動站在同一陣線)。

在2000年以色列自黎巴嫩撤出軍隊,但仍保有黎巴嫩和敘利亞邊境之間的舍巴農場(同時以色列也掌控了戈蘭高地),作為控制黎巴嫩的戰略位置。

在2005年黎巴嫩因為政治改革、總理遭暗殺,發生了雪松革命,要求敘利亞撤軍。最終在西方壓力下,敘利亞正規軍撤出黎巴嫩。

2006年以色列與真主黨爆發衝突,雙方互相以炮火攻擊,造成黎巴嫩嚴重的損傷。

2007年發生了巴里德河衝突,黎巴嫩安全部隊與巴里德河的巴勒斯坦難民營相互交火。

2008年真主黨進軍貝魯特,試圖脅迫黎巴嫩當局下台,最後在阿拉伯聯盟調解下,簽訂多哈協議,確認了一種比較可以讓各勢力和平共存的模式,展開了一段較為和平的時期。

 

今日的黎巴嫩國家總理必須由馬龍教派人士擔任,而內閣閣揆必須是遜尼派人士,國會議長則由什葉派人士出任。頗有相互制衡的意味。

黎巴嫩的國會席次為比例代表制,可概分為18個黨派、宗(教)派勢力,以確保沒有任何勢力能獲得絕對優勢。

 

根據以上簡要的描述我們可以發現,黎巴嫩在近、現代的歷史發生了許多事件,一開始與脫離鄂圖曼土耳其、受法國殖民有關,然後捲入以、巴衝突之中,其國內的巴勒斯坦武裝份子受真主黨(真主黨主要控制黎巴嫩南部區域)和敘利亞支持,而以色列則支持特定的基督教派。簡單地說,黎巴嫩的基督徒、遜尼派、什葉派之間互有衝突,但又不能將之簡化為「教派衝突」。從區域來看,鄰近的以色列與敘利亞動不動就侵犯其主權。敘利亞一直認為黎巴嫩是其歷史上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嗯,跟某個國家很像),2005年之前常常以協防的名義入侵黎巴嫩。至於以色列,其實它沒有那麼愛入侵黎巴嫩,只是其境內的巴勒斯坦武裝份子和真主黨讓以色列很頭痛。以色列最理想的模式是扶植一個能夠制住真主黨的黎巴嫩政權。就國際而言,聯合國、阿拉伯聯盟都相當重視黎巴嫩的安定,至今黎巴嫩仍有聯合國維和部隊的進駐,主要是維持首都貝魯特的安全。

 

所以說,黎巴嫩的發展有一連串的獨特歷史脈絡,很難套用其他國加上。用「黎巴嫩化」來形容其他國家其實相當不精確。

值得一提的是,黎巴嫩的經驗不應該被負面解讀。黎巴嫩已發展出一套可行的體系,能使國內各個勢力和平共存,同時又能與國際勢力相互協調。

 

「黎巴嫩化」應如何解讀

再回到《信報》的新聞點評對於「黎巴嫩化」的解讀。其中的第一點認為黎巴嫩化「表示將黎巴嫩邊境的土地返還給黎巴嫩」,但其實這並不是正面的意義。當時以色列希望將黎巴嫩邊境的土地返還給黎巴嫩,是希望讓阿拉伯人自己打阿拉伯人,讓以色列不需要和真主黨正面交火(躲在後方發射飛彈比較安全嘛!)。藉由「南黎巴嫩軍」來制衡真主黨就是這樣的作法。

而其第二點提到的「沒被外敵佔領,卻因內戰等原因長期陷於失敗國家的狀態」,我們已於前述提到黎巴嫩遭遇曾法國、敘利亞和以色列的佔領,可見其敘述並不適當。再者隨隨便便給人家貼上「失敗國家」這樣的標籤這樣好嗎?如果這不是歧視,什麼才是歧視?

再看第三點「形容一個國家對另一國家或地區,雖沒發動全面戰爭或進行實質佔領,卻透過局部交火、封鎖邊境等低成本手段,持續地癱瘓或陰乾對方的經濟和社會發展。」這邊形容的是以色列對於黎巴嫩的作法。但就歷史脈絡而言,以色列與黎巴嫩之間明明就有發生過戰爭(只是很難定義什麼叫全面戰爭啦!),以色列還曾進軍首都貝魯特,重點是其成本絕非低廉。當然,以色列的主要目的是要打擊真主黨,而非癱瘓黎巴嫩的經濟和社會發展。以色列反而需要黎巴嫩政局有和平穩定的發展,真主黨才不會趁亂攻擊以色列。

至於第四點「形容一個原本非常富庶繁華之地,因某些原因快速淪落,從天堂跌到地獄,前後反差巨大。」似乎和Line Q的解釋有八成七的相似度。這落入過度簡化對方歷史的謬誤,同時也忽略了黎巴嫩近年的發展。

 

由此,其實《信報》的點評對於「黎巴嫩化」的解讀並不客觀,而且語意相當模糊籠統。文章刻意將中共和台灣之間的關係套用在以色列和黎巴嫩兩國之上。其中表達出的暗示不外乎:「台灣小心了!別隨著川普起舞,不然就讓你們進入內戰,變成失敗的國家;或者中共也能用低成本的方式癱瘓你們的經濟,讓你們從天堂掉到地獄。」簡單地說,其實文章真正想說的事跟黎巴嫩一點關係也沒有,也不符合黎巴嫩的歷史脈絡,只是用「黎巴嫩化」來講比較有想像空間。完全就是以往中共文攻武嚇那套(所以其實也沒有像文章中所說的「更具威脅」,只是換句話說嘛!)。

但請別忘了,台美關係就是建立在中共的文攻武嚇之上的。中共越是威脅,台灣越是往美國靠攏,而美國也越是賣給台灣更多的武器和軍備。所以說,這不是很矛盾嗎?

兩岸應該尋求對話,同時致力於雙方長遠的和平共榮發展模式,才能跳脫這樣的矛盾。

 

至於「黎巴嫩化」這個詞彙,我想最好還是保留字面意義(變得像黎巴嫩那樣),無須過度解讀。而且「黎巴嫩化」並非精確的用詞,在學術上、有水準的媒體報導上應當避免使用。

再者,如果用「黎巴嫩化」來表示「失敗國家」、「從天堂掉到地獄」,不僅過度簡化了黎巴嫩的歷史,還有歧視的意味。這反映出了許多人對於中東的刻板印象,使用「黎巴嫩化」來加在台灣身上,恐怕只會突顯自己狹隘的國際觀。

黎巴嫩有黎巴嫩的問題;台灣也有台灣的問題。黎巴嫩在自己的歷史脈絡之中解決自己的問題,而台灣也在自己的歷史脈絡之中解決自己的問題。不應該隨便把一個國家貼上負面標籤。

 

「要讓台灣黎巴嫩化」這樣的說詞,某程度上跟「要讓台灣成為以色列」、「台灣應該效法以色列」之類的說法很像(以色列表示:怎麼大家都想扮演我的角色?)。只不過,一個是朝負面方向的簡化解讀;另一個則是過度正面的簡化解讀。

這反映出台灣對於以色列的認識是片面的,對於中東問題的認識是偏頗的。想要學以色列變成強國,以小搏大,但卻完全忽略了以色列在歷史脈絡中所扮演的角色,完全忽略了以色列所造成的問題。(再說,想要學人家也要看看自己有沒有這個本錢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isswa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